2024年11月29日,王建才副院长带队到我校结对子学校——楚雄师范学院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024年秋季学期实践研学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戏剧学院以及楚雄师范学院的师生6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图 座谈会现场
29日上午,“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理论研讨会在楚雄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楚雄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施红星、我校党委委员、副院长王建才出席并讲话。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付梅、副院长陈瑞琪,戏剧学院副院长和建元,楚雄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马文军、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刁国庆、副院长(主持工作)鲁凤龙、副院长雷敏、熊远祥,《大河》主创团队代表参加研讨。
施红星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切实推动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地生根,加强云南艺术学院与楚雄师范学院结对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创新思政课教学实践,以取得更为突出的教学成绩。
王建才在讲话中指出,自2022年云南艺术学院获批教育部、科技部等八部门授予的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云南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以来,云南艺术学院把“大思政课”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课程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体系建设等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了“党建引领,思政铸魂,艺术赋能”的“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思路。他指出,要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融通主渠道和主阵地,立足基地学校特色,结合结对子学校实际,以实践教学、艺术创作为突破口,坚持思政课主渠道教学的原则方向、强化资源供给,创作精品文艺项目进校园,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精神。
当日晚间,师生们一同观看了我校戏剧学院师生原创的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剧目、云南省首部教育剧场戏剧思政作品——《大河》。
《大河》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形式,通过模拟国家重大决策过程,强调决策中对人民群众福祉的考量,以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的理念,通过教育剧场的形式,观众直接参与的方式,引导大家探讨社会、道德、伦理议题,深入思考个人与集体、小家与国家、民族与社稷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具有艺术观赏性,更具教育启发性。该剧沉浸式的演出、观众与剧情发展互动的模式,让每一位观众观赏、思考并受到教育。


图 《大河》展演现场
我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聚焦“党建+思政+艺术”,充分发挥综合性艺术院校的专业优势,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艺术精品弘扬中国精神”的主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通过艺术创作和面向社会的公开课、画展、戏剧影视展演、音乐会等,用艺术的形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建设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
图文:鲁学
一审一校:鲁学
二审二校:陈瑞琪、宾岩
三审三校:李三强、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