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中共云南省委省直机关工委、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国资委党委主办的云南省第五届“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大赛决赛在昆明市抗战胜利纪念堂举行。
来自全省各州(市)及省直有关单位的38个宣讲作品进入到决赛阶段比赛。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统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超担任编剧,戏剧学院教师曹辉、李凯担任导演,指导学生创作的作品《心中的希望》和《热土之上》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进入决赛,均荣获此次大赛文艺类二等奖。其中,《心中的希望》以云南省教育系统比赛第一名的成绩代表省委教育工委参赛,《热土之上》以市级比赛第一名的成绩代表昆明市参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几位主创创作了作品《心中的希望》。作品以乡村老师在基础教育中无私奉献为主题,讲述了学生追随老师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返乡投身教育事业,在与恩师母亲的对话中得知自己的老师因为乡村教育事业而劳累过度倒在讲台的感人故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奋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激励青年为乡村振兴献智出力、增添活力,实现人才与乡村的“双向奔赴”,王超、曹辉结合自身驻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工作经历,创作了乡村振兴题材小品《热土之上》。作品讲述了一名来自北京的硕士毕业生,到云南高校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参加工作后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自愿来到农村投身乡村振兴,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故事。作品体现了新时代青年坚守信仰阵地,用火热的青春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
两个作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结合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作实践,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和真挚的情感,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展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强大魅力。两个作品参加理论宣讲比赛并取得佳绩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二级学院联动,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效果的有力支撑,更是帮助学生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入选教育部、科技部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党建+思政+艺术”作为新时代新形势下有效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有力抓手,作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深入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深入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教育资源,结合综合艺术院校实际,依据《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及艺术类大学生个性化需求,对教学大纲、课堂设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改进优化,与专业课教师紧密联动,把思政理念贯穿于艺术专业知识传授中,将思政课程价值元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课堂和课程这个主渠道,不断探索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与方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切实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图:理论宣讲大赛主办方
文:王超
一审一校:王超、宾岩
二审二校:陈瑞琪
三审三校:李三强、付梅